本报南海海域今天上午9时消息 记者杨桂荣、通讯员张健文报道:可能创造世界最大水下考古奇迹的“南海一号”整体打捞行动,序幕正在开启——肩负最后一次探摸“南海一号”使命的大型起重驳船“南天顺”号,今晨继续破
浪前进,预计今天傍晚前后到达作业点附近海域。
昨天中午,广州小洲村附近的打捞局码头,海风习习,红旗飘飘。12时45分,随着“德华号”拖轮一声长达数秒的汽笛声突兀响起,“南天顺”号缓缓启程。浪花在甲板下不停地翻卷,好像远征的马蹄落下又跃起。作为全船51名专业工作者中唯一的两名新闻工作者,本报记者登上这艘负载特殊使命的作业船,独家采访对“南海一号”最后一次探摸行动的启航。
启航后,“南天顺”号沿着珠江后河道一路顺流而下,虽逢下午涨潮,由于船形甚巨,却是一路行来水波不兴。在暖暖的冬日阳光下,在如履平地的“南天顺”甲板上,担任此次探摸活动副总指挥的江志彬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此行的三大重要步骤与任务。据了解,这是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对“南海一号”进行零距离的探摸行动,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据介绍,此次探摸工程具体将分三步进行,首先采用水下气升式抽泥设备,将覆盖在古船上的淤泥抽除,待露出古船轮廓后,重新精确测量古船的长、宽及型深;第二步,勘探人员将在古船四周钻探取样,钻头将深入海床达50米;第三步对沉船附近的水质进行化验,了解探摸勘探工作对附近海水的影响程度。预计此次探摸工程全程将需时20多天。
图:“德华号”拖轮连接“南天顺号”工程驳船,开赴阳江打捞北宋沉船“南海一号” 本报记者 陈文笔/摄
●为什么选择“南天顺”号担此重任?
●此次探摸行动可能遇到哪些风险?
●潜水员在水下摸到文物时将如何处理?
●探摸过程中会不会不小心弄碎文物?
●是否又有一批文物在此次探摸中出水?
●专门设计的“亚洲第一吊”进展如何?
最后探摸南海一号 目标:船体精准测度
●精确数据决定打捞“沉井箱”大小
●专家直接在船上进行水质与泥质检验
●气升式抽泥法精心呵护文物
本报记者 杨桂荣 通讯员 张健文
本报今天消息 记者杨桂荣、通讯员张健文报道:明知天气条件相当恶劣,为什么还要在这个时候进行最后一次探摸?驳船“南天顺号”与拖船“德华号”
有何特色,为什么可以担此大任?此次探摸行动可能会遇到哪几个方面的风险,是否已有相关预案?抽泥过程中潜水员如何保护珍贵文物不受损害……借着独家登上“南天顺”的便利,本报记者零距离地采访了此次行动的副总指挥江志彬和“南天顺”号的船长袁日生等人,为读者一一解密此次探摸行动。
图:羊城晚报记者杨桂荣(中)登上“南天顺号”随船独家采访 本报记者 陈文笔/摄
探摸规模
“南天顺”号水下液压系统先进
据江志彬副总指挥介绍,此次行动是广州打捞局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对“南海一号”进行彻底的探摸行动,是为两个月后整体打捞做铺垫的一次前奏。无论是人数、船只与设备等,均超过前几次探摸行动。
据介绍,担任此次勘察工作的大型起重驳船“南天顺”1998年建造于广州,曾多次在重大施救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非航行时抗风浪能力可以达到10级,而7-8级风浪时仍可正常航行。该船总长61.5米,宽21.8米,满载排水量达4168.045吨,总吨位为1749.0吨。燃油容量为150吨,淡水储备量可达300吨,可供船上正常工作人员吃住至少一个月以上。另据介绍,担任此次拖船任务的原为“德冠号”,但考虑到力量的问题,还是选用了势大力猛的“德华号”。该船是一艘全回转沿海拖轮,1997年建造于上海,总长35.50米,满载排水量552.40吨,总吨位为392吨。
据昨天统计,“南天顺”号与捆绑在一起的“德华号”一共有51人,其中“德华号”有九位船员,“南天顺”号上有42人,除本报两个记者,其余包括船上工作人员与17名潜水员、8位广东省地质物探勘察队的工作人员。而且,船上还配备了水下录像、抽泥、水下液压系统、水下勘探、测量仪器等先进设备。
如何避险
非最佳下水季节预订定点天气预报
在昨天中午的启航仪式前,广州打捞局及其下属业务单位特别进行了安全学习,并通过了“南海一号”打捞工作相关安全预案。从现场会议方面获悉,此次探摸行动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多变的气象。据介绍,这里的季风变化直接影响海流,对“南海一号”的探摸打捞都至关重要。“‘南海一号’沉船海域的海流随季风更替而变化,西南季风盛行东北向漂流,东北季风期盛行西南向漂流。”由于南海纬度偏低,是典型的季风区,因此每年真正能够下海的时间有限,不到一个月。此次不得不提前进入具有一定风险的海域进行作业。但据介绍,一旦天气预报风浪可能超过八级甚至十级,“南天顺”勘察船就随时有可能转入上川岛附近的港湾。为此,探摸队特意向气象部门预订了定点天气预报。
据曾经两次潜水下去与“南海一号”会晤的江志彬介绍,其实真正令大家担心的应该是潜水安全问题。“漆黑的水下完全没有方向感,在下潜和上浮的过程中没有踩在地上的踏实,随着压力增大,柔软的海水开始挤压体内充气的空间,肺、体窦、耳腔都开始感觉到压迫,顿时觉得手忙脚乱。‘水流湍急,潜水员为避免被冲走,要在腰上系上绳子。每一次下潜只有20分钟左右时间,如果慌乱中潜错了方向,这次下潜就算白搭了。”此外,水下潜伏各种危机,透明的水母从身边掠过,能把脸上齐齐地划一道口子,伤口很快会淤青起来,“海蜇、水母都能释放毒素,我们身着的潜水用具虽然能尽可能地保障生命安全,但也增加了自己的负担。”虽然麻烦可以随着潜水员的上浮而消失,但压力骤减也会随时带来危险,“在水下呼吸的压缩空气都被血液吸收,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海军制定的减压表缓慢上浮。如果速度过快,会致人于死地。”
来源:羊城晚报 2007-1-17 |